然而,全球也仅有美国和日本拥有发达的职业棒球联赛,韩国、中国台北、波多黎各、多米尼加等地也设有联赛,但近年来逐渐式微;中国棒球联赛同样如此,20余年来几经停摆,影响力尽失,前景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在拥有职业体育基因的欧洲,棒球更成了一项充满玩票性质的业余运动。在B组第二轮战胜中国队的捷克队就是一支纯业余球队,几乎每位球员都拥有一份与棒球无关的全职工作,业余时间在捷克棒球联赛打球。球队队长、指定打击彼得·齐玛是一名金融分析师,投手马立克·米纳里克在房地产行业工作,中外场手阿诺斯特·杜博维是高中地理老师,这次参加世界棒球经典赛,他不得不找一名代课老师来替自己完成工作。 作为捷克历史上最伟大的游击手和投手,马丁·施耐德的日程安排更为疯狂:在奥洛穆茨市担任消防员的他,日常工作节奏是连续值班24小时后休息48小时,因为这份特殊的工作,施耐德在捷克联赛里的比赛缺勤率高达三分之一。甚至连捷克队主教练帕维尔·查迪姆也只是兼职教练,目前他是布尔诺市一家医院的神经学家,“如果见过一位20岁的年轻人因中风而偏瘫,那你就不会因为自己的投手被击出一支本垒打而感到难过。” 虽然世界棒垒球联盟总在推广宣介中模糊职业与业余的概念,但棒球运动的发展不顺是不争的事实。职棒界的顶流MLB始终对奥运会漠不关心,奥运会棒球赛事鲜有职业明星参与;没有职业联赛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本就对这项运动无甚兴趣,即使尽遣精锐也难敌日美二三线选手——在多重因素的叠加下,国际奥委会对棒球运动在奥运会的现状非常不满,2012年伦敦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均将棒垒球排除在外,是警告更是惩罚。 创办世界经典赛是MLB的一种自我救赎。近年来,MLB感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与职业橄榄球(NFL)在美国国内市场的竞争已处下风,而依托着全球市场的美职篮(NBA)也迎头赶上。开拓美日以外的市场已经成为MLB最重要的任务。 创办于2006年的世界棒球经典赛名义上属于世界棒垒球联盟赛事体系的一部分,实际运营方是MLB与美职棒大联盟选手协会。今年与福克斯电视网签约后,世界棒球经典赛注册成立新公司,成为一个单届赛事收入超过2000万美元的国际性体育组织。 既然名为“世界经典赛”,就需要有更多国家与地区的参与,而职业球员资源集中在美日两国,因此“血统代表”就成了“配套设施”——这一创新性规则能让各参赛队在短时间内招募到实力更强的职业或准职业选手,不至于让实力差距过于悬殊。强大的MLB球探团一直在收集全球棒球选手的海量信息和数据,也因此担负起为各参赛队推荐“血统代表”人选的“额外工作”。 据中国棒球协会主席陈旭透露,这次赛前MLB为中国队提供了一份多达14人的候选名单,真砂勇介正是其中一员。从小在日本出生长大的真砂勇介原本并不知道自己能代表中国队参赛,直到今年1月,MLB球探团找到其父母征求真砂勇介代表中国队参赛的意愿。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世界棒球经典赛的影响力有所增长,但还远远不够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全球市场。留给MLB的时间并不多了。在东京奥运会短暂回归后,棒垒球继续被2024年巴黎奥运会拦在门外,这势必给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棒球运动发展带去负面影响。 作者:吴雨伦 编辑:谷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