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故事分享

重温2008北京奥运会,才懂外国人为什么这么爱它_手机网易网

在巴黎开幕式上,一个缓缓升起的奥运五环显现于人前。

这是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飞天五环”,16年过去,它带给观众的视觉震撼不曾减弱。

“飞天五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再度唤醒我们的08年北京奥运记忆。

北京奥运会被刷上了热搜,海外的播放量也不断增长。

实际上,自2008年过后,每到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北京奥运会便收获一波热度。

奥运会举办了一届又一届,但2008年北京奥运会仍然是留给观众的一场盛宴。

为什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这么受人欢迎?

因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留给世人的,不仅是视听享受。

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12次会议上,国际奥委会正在选出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

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众人忐忑不安的心情中,缓缓宣布了最终名单。

名单上只有两个字:北京。

声音落下,片刻的安静后,神州大地上举国沸腾。

人人奔走呼号,因为这简单却又沉重的两个字,藏着一个中国人由来已久的奥运梦。

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向中国人发出震耳欲聋的“奥运三问”:

“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参加奥运会?

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枚奥运金牌?

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举办奥运会?”

当时的中国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无人能够应答这个问题,哪怕24年后,第一个中国选手刘长春出现在奥运会赛场上,创下“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奇迹。

但对于这片黄土地来说,还远远不够。

1932年7月8日,刘长春在上海乘船远渡重洋到美国参加奥运会,当时的报纸再度留给后人一个嘱托:

“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愿诸君奋勇向前,愿来日我等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只有和平和安定,才能让我们的运动员与他国运动员站在同一块赛场上。

等到日月换新天,中国开始带领运动员“群英赴会”。

运动员许海峰以566环夺得射击男子自选手枪慢射比赛冠军,我们才能回答几十年前先人留下的第二个问题。

1984年,中国人拿下了第一块奥运金牌,但这依旧不够,我们还有一个奥运梦未曾实现。

1991年2月,北京市向中国奥委会正式提出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还自己一个圆梦的机会,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

然而,在前四轮投票遥遥领先的北京,在第五轮投票中以一票之差输给了悉尼。

中国第一次申奥,宣告失败。

中国没有放弃,开始为2008年的北京申奥努力。

数千人参与编制申办奥运会报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和城市建设等方面,相当于完成了一部反映北京和中国发展前景的“百科全书”。

这一次,中国等到了登台的机会。

成功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准备,海外留学生和华人华侨自发地守护全球各地的奥运圣火传递。

那一簇星星之火重走丝绸之路、跨越五大洲,登上珠穆朗玛峰,来到中国,抵达北京。

为了圆满完成这场盛会,北京投入使用了1.5万辆公交车、6.7万辆出租车迎接游客。

准备了60万名志愿者,他们拥有一定的外语交流水平,能和外国游客完成基本沟通。

于中国而言,这是一场让世界看见中国的机会。

于世界而言,来自东方的大国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鸟巢正式演出。

精心布置的烟火脚印点亮北京的夜空,29个脚印直奔鸟巢,这是29届奥运会的足迹,也是中国的百年奥运征程。

2008名乐手击缶而歌,吟诵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来者便是客,中国的文化与包容,在这一句话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汉字与数字结合的倒计时,在“缶”的敲击声里不断被点亮,告知世人北京奥运会正式开始。

当点点繁星汇聚成的奥运五环从地面缓缓升起,飞向空中,在夜空中熠熠生辉时,北京奥运会早已给观众留下足够多的震撼与疑惑:

他们怎么做到的?

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的第二年,央视放出了一部特别的纪录片《张艺谋的2008》。

在这8集的纪录片里,是张艺谋团队自2004年雅典奥运会8分钟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结束长达4年所经历的过程。

北京奥运会恢弘绚丽的背后,是中国人的一次又一次的诚意与汗水。

接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任务的时候,张艺谋曾说过:

“你一生可以拍很多电影,你一生只有一次奥运会。”

尽管2024年的我们都知道,张艺谋后来还参与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但当时的张艺谋只把这场奥运会当做是他人生中唯一一次离奥运会最近的机会。

他也决心要做一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奥运会开幕式。

想好的创意不断推翻重来,每一天都有新的挑战,去完成本不可能实现的任务。

最喜欢用鼓的张艺谋不再用鼓,从“秦王为赵王击缶”的灵感中,选中“缶”以迎宾客。

参考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冰鉴缶,从两百多版的声音中,找到了他最想要的“缶”的声音。

他大胆尝试使用6万个LED屏展现古老文明和媒体科技融会贯通。

因为他希望观众在看完开幕式后,猜不出其中的玄妙。

比如用舞蹈表现活字印刷术,百位演员组成方阵展现汉字“和”的演变过程。

直至演出结束,观众才得以发觉那一个个活字模下,是一个个鲜活而真实的人。

有人,才能有“和”。

一张张伞打开,都是各国儿童的模样,他们国籍不同,肤色不同,但笑容同样纯真。

这是这场开幕式所想要表达的和谐与友好。

小孩的画笔下,是绿水青山。

缓缓升起的地球,是“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这场开幕式,是中国向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一年,北京奥运会一共创造了43项新世界纪录及132项新奥运纪录。

在奥运会结束时,中国以51枚金牌居于金牌榜榜首,是奥运历史上首个登上金牌榜榜首的亚洲国家。

这是属于中国的奇迹。

但中国对世界的对话,不止于体育竞技的胜利。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曾出现过许多暖心的举动。

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获得了男子100米、200米金牌。

北京是他一战成名的地方,在这里他两度打破了世界记录。

在他以19秒30的速度冲过男子200米决赛的终点,时间到了22:20,鸟巢突然响起了生日祝福歌。

在博尔特的愣怔中,在场的9万观众齐声歌唱。

博尔特笑着举起金牌,向现场观众致意。

比赛过后,博尔特捐款5万美元用于救助在汶川地震中因伤截肢的儿童。

在许多非中国人参加的项目上,北京主办方主动组织志愿者前去当啦啦队。

项目冷门,观看的人少,啦啦队里的大爷大妈便会穿着统一,出现在现场,为在场的运动员加油。

比赛间隙,他们做起了“海浪”,活跃现场气氛。

志愿者会巡视观众席,提醒观众文明观赛。

在这场盛大的体育竞技赛事面前,北京奥运会在意的不仅是比赛,还有“友谊”。

从2008年到2024年,我们举办过两届奥运会,参加过5届夏季奥运会。

在每一届奥运会上,我们都能听到诸多质疑的声音,也曾遭遇过不公。

但在比赛中,我们依然能看到友谊长存。

也始终会有人不改初衷,去突破自我,去拥抱友好。

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是: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无论我们是否语言不通、种族不同,还是肤色不同。

共住一个地球村的我们,始终拥有同一个梦想。

这是中国的梦想,也是世界的梦想。

是全球各地人民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看到的那个字:

“和”。

点【在看】,为每一个在赛场上拼搏的健儿加油。

从2008年到2024年,你对哪一场奥运会记忆最深刻?你的专属奥运记忆是什么?对于巴黎奥运会,你有什么感触呢?

08年的你在做什么?2024的今天又有什么新的寄望?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故事,和我们一起聊聊吧。

作者 | 微微

主播 | 夏萌,用我的声音温暖你的睡前时光。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