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军故事分享

校园足球点燃青春 上海以体育赛事赋能学生健康成长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组织开展篮球文化节

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校园体育比赛中,不少学校根据各自特色举办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节庆活动。比如,上海市汾阳中学在春、秋、冬三季都会举办体育节,既有全员参与的趣味比赛,也有单项竞技比赛,既可以提高运动技能,又能为更高层次的比赛选拔人才做准备。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组织开展篮球文化节,包括南模杯篮球赛、技巧挑战赛、投篮大赛、3对3篮球赛、篮球知识竞赛、全明星师生赛等。上海市中国中学则举办校园足球文化节,其中包含长达一个半月的校园足球班班联赛。场内外全校师生及家长代表凝聚在一起,收获了足球带来的快乐。

各区还利用双休日、寒暑假组织青少年体育训练营等活动,发布青少年体育运动地图,为家庭亲子体育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其中,自2017年至今,上海民办永昌学校持续开展夏冬两训的集体活动,举办足球暑期“夏季训练营”和足球寒假“冬季训练营”,不断巩固学生练习成效,提高学生自身基础体能水平。

荣誉激励 让体育精神照亮成长路

近年来,上海中小学强化学生激励引导,建立“荣誉墙”“纪录榜”等体育赛事荣誉体系并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全面发展的校园体育运动“明星”。

走进上外云间小学的教学楼,一面特殊的“运动之星”荣誉墙格外醒目。墙上既有打破校纪录的“小健将”,也有从“小胖墩”逆袭的“进步之星”。“荣誉榜”和海报宣传栏,让学生们充分展示体育能力,收获老师和同学的赞扬。

在上海市佳信学校的足球场上,一场特殊的家长观摩赛正在进行。场上小球员奋力拼搏,场外家长呐喊助威。在该校老师看来,学生们在赛场上团结拼搏,是对胜利和荣誉的追求,为此付出的艰苦训练是在考验意志力,竞赛中收获的是尊重和友谊,也是在培养健全的人格,参与竞赛的过程也是他们成长的过程。

这种体育育人理念正在形成社会共识。上海中小学积极建立学校体育赛事向社区、家长开放机制,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子积极参与2025年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专项赛 图片来源:上海市教育电视台

今年5月,2025年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专项赛创新采用“运动+休闲”的模式,全市青少年以智能手环为纽带,将商圈、社区、校园串联为健康生活圈。不少家长带着孩子边逛商场边挑战,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亲子感情。

专业提升 构建科学体育赛事体系

校园足球不仅是一项兴趣活动,更是竞技人才的重要孵化器。自2012年上海“校超”创办以来,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杯赛事的质量与影响力逐年提升。“校超”赛事为学生提供的高水平比赛机会,成为他们追逐梦想的舞台。

据了解,上海校园足球针对不同学段举办分级赛事,涵盖暑期赛、校际联赛、区际杯赛(精英选拔)以及国际赛事。今年下半年,高中组赛事将逐步构建为一个覆盖全市294所高中阶段学校的赛事体系,遵循“班级赛、校级赛、区级赛、市级赛、全国赛”的路径,形成有序衔接的品牌赛事。

近年来,上海中小学持续提升赛事专业水平。专业化的赛事体系需要专业力量支撑。比如,上海市浦东新区建平临港小学聘请退役的专业运动员作为教练员团队;上海民办永昌学校聘请“九子”游戏传承人程振国担任指导老师;在宝山区教育学院实验学校,多名专业教练和外聘体育教师经常被邀请走进校园,保障体育课程实施、指导赛事开展。此外,校园足球联盟也在坚持做裁判培训,不断发掘优秀裁判人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