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起源于19世纪下叶的加拿大,当时,有一些速度滑冰的爱好者经常在室内冰球场进行练习。在1889年,世界上首届的世界短道速滑锦标举办,后来,加拿大的著名城市,如蒙特利尔和魁北克开始出现了室内的速度滑冰比赛。到了1900年代,短道速滑已成为了北美洲其中一项热门的冬季运动,而加拿大就在1905年第一次举行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而美国就从1921年开始,与加拿大一起举办短道速滑的比赛,直到1921年,短道速滑国际锦标赛每年举办,成为了短道速滑中的一项大赛。 1975年,国际滑冰总会成立了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建立了速度滑冰的统一规则。1年后,国际滑冰联盟在美国的伊利诺伊州举办了国际短道速滑赛,后来在1981年开始,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于法国正式展开。 到了加拿大卡加利冬季奥运中,短道速滑被列入表演项目,4年后的1992年冬季奥运成为了正式的比赛项目,当时设有男子个人1000米、5000米接力与女子个人1000米以及3000米接力。在1994年冬季奥运,男子个人500米、女子个人500米、女子个人1000米成为了短道速滑的小项,翌届冬季奥运,新增了男、女子个人1500米两个小项,现时,短道速滑共有8个小项。 由于经常有运动员在短道速滑比赛中受伤,国际滑联要求所有运动员从2003年7月1日起在参加比赛时必须要身穿防切割服以及头戴头盔。[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