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印第安纳波利斯赛车场的维修区已经灯火通明。机械师们正在对最后一批赛车进行调试,空气中弥漫着高辛烷值汽油的刺鼻气味。这是印地500大赛前的经典场景——这项创办于1911年的赛事,至今仍是全球最危险的赛车运动之一。 这个被车手们称为"砖厂"的赛道,最初确实是用320万块砖头铺就的。虽然现在99%的路面已被沥青覆盖,但起点线仍保留着原始砖块,成为这项赛事的标志性图腾。每年五月,33辆开放式座舱赛车将在这里展开800圈、总计500英里的生死竞速。 与F1赛车截然不同,印地赛车没有动力转向系统。在高速过弯时,车手需要承受5G的横向加速度,同时与超过20公斤的方向盘角力。去年冠军帕托·奥沃德赛后透露:"我的手臂在比赛后半程完全失去知觉,纯粹靠肌肉记忆在驾驶。" 更疯狂的是,这项赛事至今保留着"倒车进站"的传统——当赛车在赛道远端熄火时,车手必须自己倒车返回维修区。2018年,新秀罗伯特·威肯斯就因此上演了惊险的1.5英里倒车秀,最终奇迹般完成比赛。 冠军饮用牛奶的传统始于1936年,但这项赛事的危险系数从未降低。在开放式座舱中,车手头部完全暴露在外。2015年,贾斯汀·威尔逊就被前方赛车脱落的零件击中头部不幸身亡。即便如此,每年仍有上百名车手挤破头想要获得33个正赛席位。 今年赛事总监迈克·赫利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不是在制造危险,而是在控制危险。每项安全改进都要经过车手工会表决——这些疯子总是选择保留更多冒险元素。"或许正是这种近乎偏执的竞技精神,让印地500在百年之后依然散发着令人战栗的魅力。当赛车遇上砖厂:印地500的百年传奇
"在这里,230英里/小时的速度只是及格线,真正的较量发生在每个弯道的死亡边缘。"——四届冠军得主里克·米尔斯
▍砖厂的前世今生
▍没有转向助力的钢铁猛兽
著名的"Yard of Bricks"起点线见证过无数传奇时刻 ▍牛奶浴背后的生死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