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杨楷文的成长历程,97后棋手可谓厚积薄发。1997年1月杨楷文出生于山东省济南,6岁接触围棋后展现过人天赋,仅一年就达到业余五段。2009年加入聂卫平围棋道场接受职业化训练。2010年杨楷文定段成功开启职业生涯。早期成绩虽不突出,杨楷文通过系统训练持续提升。在围棋AI训练软件,以及国家队高强度对抗训练下,杨楷文每日超过10小时的打谱研究。2023年杨楷文的棋力有了明显提升,全年胜率突破70%,等级分进入过国内前十,向顶尖九段迈进。这次春兰杯前,杨楷文也进行了30天封闭集训。 这次春兰杯决赛,杨楷文在首局发挥最为精妙。他面对准备充分的朴廷桓,特意避开了常见序盘套路,杀了对手措手不及。这正是杨楷文厚积薄发的成果。身为97后棋手,杨楷文其实面临尴尬的前景。即使在国家队层面,这个年龄的顶尖棋手已经不多。杨楷文还要面对岁数更小的新锐们的冲击。 对此杨楷文在去年大棋士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通过跟着AI训练棋力见涨。“以前我可能是布局大局观方面不太行,后半盘强一点。AI出现之后,我可以把我这个弱点给弥补。”可以看出杨楷文即使在AI软件横行的时代,也没有放弃围棋求道之心,更借助AI将自身实力得以提升。 在三番棋最终击败朴廷桓后,杨楷文也是充满了感慨。“昨天的第二局面对冠军的诱惑,临近终点时技术全面变形,今天吸取了教训,无论局面如何都要战斗到底。”杨楷文说,“这次春兰杯赢了4个世界冠军,我也是准备了很多。决赛布局是今年2月就针对朴廷桓的风格进行的准备。队友王星昊也帮助了我。我的布局尽可能避免了朴廷桓熟悉的变化。” 能够拿下首个世界冠军意义非凡,杨楷文也是沉思了很久。“为了这场比赛,我也是和AI没日没夜地训练了很久。接下来希望在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后,还能保住这样平和的心态。” 作为97后,杨楷文对自己是不是高龄棋手,有自己的看法。“现在即使是顶尖高手,大家也非常卷,世界前30到40位水平的棋手非常接近,竞争非常激烈。我希望可以保持住状态继续往上走,我要比之前更加努力。” 如今这座春兰杯冠军奖杯,就是对这位已过黄金年龄,依然一心前行的棋手,最好的奖励。“感谢从小到大,帮助我学棋的老师们,还有帮助过我的贵人们,这是我学棋以来最快乐的一天。”杨楷文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褚鹏 编辑/刘忠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